发布日期:2025-04-18 04:29 点击次数:100
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,包钢集团正以一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(LCA)的“水足迹”革命,打破钢铁行业“高耗水”的固有印象。作为内蒙古工业节水行动的先锋企业,包钢集团探索构建起了一套覆盖“资源开采-生产制造-循环利用”全链条水足迹管理体系,为高耗水行业破解“节水难”提供系统性、可复制的“蓝色方案”。
钢铁行业水资源利用长期局限于“取-用-排”的线性模式,并且传统节水管理多聚焦于局部环节,难以形成让每一滴水都“物尽其用”的精细化管理。而通过生命周期评价(LCA)的水足迹核算则可以贯穿至产品生产“从摇篮到坟墓”的全过程,从多角度分析水量消耗和节水关键点,推动节水从“被动约束”转向“主动优化”。
包钢集团在行业率先引入生命周期评价(LCA)工具,经过多年的努力,构建了覆盖采矿、选矿、钢铁、稀土生产的全流程LCA技术体系,在完成了全部钢铁产品和重点稀土产品LCA计算的同时,基于LCA数据建立了产品的水足迹数据库,为水足迹管理提供了完善的数据支撑。目前,包钢集团成功发布多个产品的环境产品声明(EPD)报告中,水的消耗量作为核心指标受到广泛关注。在此过程中,包钢集团的水足迹核算和管理成果也收获了行业认可。
生命周期评价(LCA)带来的不仅是数据革命,更是管理范式的重构。开展基于LCA的水足迹核算研究和应用以来,包钢集团通过LCA精准定位水资源消耗关键环节,让节水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,科学工具的深度应用,也让水足迹管理揭示了更多节水工作中的“隐形痛点”。
数据印证了节水技术革新与管理升级的实效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包钢集团节水工作效果显著,通过管理、技术、结构等方面协同发力,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实现了双下降:黄河取水量从10968万立方米下降到9147万立方米,水耗强度从4.76立方米下降到3.87立方米。
包钢集团的实践表明,水资源管理已突破传统能源环保模式,正在成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。面向未来,包钢集团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(LCA)方法论框架,系统推进生产工艺革新与供应链协同管理,动态追踪节水政策导向及国际水足迹标准要求,着力构建全链条水足迹管理为核心的节水新模式,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典范。